2019年信息周刊第9期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3日

来源:中石化长岭分公司

阅读:506次

总第1411期                   9                2019311                                                                                       

目  次

行业动态

九江石化:强化VOCs综合治理 打造无异味工厂 1

茂名石化:炼油厂区清污分流改造二期项目建成 1

齐鲁石化:联合攻关裂解炉生产瓶颈 2

扬子石化:运用新技术治理苯类贮罐隐患 2

沧州炼化:稳汽蒸汽压在线分析仪调试投用 3

沙特阿美:签署协议拟收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股权 3

中国天然气消费对外依存度大幅增长 3

科技动态

煤焦油加氢废气利用通过鉴定 6

新一代环保型阻燃剂 7

科学家提出甲烷转化新策略 7

政策法规

石化固体废催化剂收集、取样、包装标准正式实施 8

管理纵横

齐鲁石化:精准培训催生技能落地生根 9

经济要闻

“两高三部”发布《纪要》 解读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 11

2019年职场都有哪些新趋势? 14

审 稿苏栋根                            蒲承旭  杨双

电 话0730-8452471                           http://eip-clsh.sinopec.com

九江石化:强化VOCs综合治理 打造无异味工厂

九江石化VOCs及异味治理设施实现长周期高效运行,VOCs去除率达97%以上。公司与环境保护部合作开展的石化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研究项目,成为石化行业废气治理及VOCs排放量科学核算的样板和示范。

“十三五”以来,九江石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扎实推进VOCs检测、治理与减排综合治理工作。率先在石化行业开发VOCs信息管控平台,并积极开展创建无泄漏装置,持续开展异味污染源排查,对重点异味源进行“一源一案”专项整治。同时,高标准开展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系统录入检测数据117万余个,发现并修复泄漏点6342个,有效消除VOCs无组织排放。8个高点VOCs及异味网格化在线监测系统上线运行,实时数据全部引入“环保地图”,实现全过程实时监控。

与此同时,九江石化加强采样点密闭采样设施建设,安排专业队伍做好密闭采样器日常维护,现场1200个密闭采样器运行良好,有效减少了采样过程中的物料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采样过程中物料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员工的健康危害。

茂名石化炼油厂区清污分流改造二期项目建成

2月20日,茂名石化液化气球罐罐区东南角新增一含油污水提升池,配套含油污水提升泵,成功将污油回收至润滑油中间罐区,这是作为炼油厂区清污分流及风险事故水池改造二期项目的收尾工程。截至2月底,炼油厂区清污分流及风险事故水池改造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用。

该项目是在2015年建设完成的炼油厂区清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基础上,针对北山原油罐区还存在较多地下含油污水管线,这部分罐区地下含油污水管线经过多年运行,穿漏、堵塞、互窜、清污不分等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雨天出现雨水窜入含油污水道的现象,使含油污水量骤增,造成污水处理系统不堪重负,极易引发外排废水超标,同时厂区内现有地上式风险事故水池储存容积只有20000m3,容积缺口达到16000 m3,无法满足炼油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环境评价要求等环保风险而进行改造的。二期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北山原油罐区地下重力流含油污水排放系统改造、基础油罐区含油污水提升、重整原料罐区增建提升池、北山球罐区新增污水提升池、加裂原料罐区增加污水提升池等8大项近20小项改造。二期改造项目建设投用后,炼油厂区三座风险事故池新增事故水储存能力20100m3,大幅改善了厂区应急状态下各汇水区域不足的状态,增加了炼油厂区应对极端天气和紧急状态下的控制手段,实现了炼油厂区17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全部降级。

齐鲁石化联合攻关裂解炉生产瓶颈

2月13日,齐鲁石化烯烃厂苟成冬创新工作室主要人员与研究院专家研讨制定攻关措施和方向,逐步解决乙烯装置存在的问题。

他们借助研究院的技术优势,与研究院专家进行深度分析,对原料优化、裂解炉标定、抑制结焦、大机组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制定攻关措施和方向,逐步解决乙烯装置存在的问题。

另外,两单位还对先进的新技术应用方面也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新技术应用做好储备,为乙烯装置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扬子石化:运用新技术治理苯类贮罐隐患

2月20日,扬子石化的苯贮罐G301停运,从系统切出,将进行为期60d的A类隐患治理。去年,扬子石化已经治理了两台苯类贮罐,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治理不仅注重治理后的效果,而且加强对治理过程中的环境管控,采用新的密闭蒸煮技术对贮罐工艺处理产生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全回收,实施治理全过程无污染排放。

他们采取目前国内行业较为先进都的密闭蒸煮技术,运用可移动式废气治理撬装置对贮罐工艺处理中的蒸煮物进行冷凝和吸附,处理后非甲烷总烃回收率在97%以上,VOCs优于达标指数排放大气。

目前,贮运厂液体成品作业区的苯贮罐VOCs开罐治理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是扬子石化运用密闭蒸煮技术管控工艺处理的首台苯类贮罐,公司将全程跟踪治理过程,验证治理效果,为同类贮罐的后续开罐检修和隐患治理提供重要经验。

沧州炼化:稳汽蒸汽压在线分析仪调试投用

日前,沧州炼化催化装置稳定汽油饱合蒸汽压在线分析仪安装完成,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共节约投资60余万元,采用的密闭回收系统还可以有效消除装置的泄漏现象。

该项目于2018年10月份完成设计并开始施工,投用后可利用连续的实时分析数据,有效提高催化装置稳定汽油蒸汽压的卡边控制,多产汽油和提高汽油辛烷值,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降低人工分析频次,提高馏出口合格率,避免人工分析间隔时间长,采样过程中轻组分挥发造成数据偏差的问题。由于该方案采用了密闭回收系统,可有效消除装置泄漏,实现VOCs达标排放。

沙特阿美签署协议拟收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股权

沙特阿美于2月22日签署了三份谅解备忘录,旨在扩大其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浙江省的下游业务。公司的目标是收购位于舟山市日原油加工能力80万桶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石化)9%的股权。

与舟山市政府签订的第一份合约拟将收购此项目9%的股权。第二份合约是与浙江石化另外三家股东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桐昆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沙特阿美将对此项目提供长期的原油供应以及充分利用浙江石化的大型原油存储设施,为亚洲地区客户提供服务。

作为此项目的一部分,第三份合约是与浙江能源签署的对有关成品油零售网络的投资。合作方计划未来五年在浙江省内建立大规模的成品油零售网络。零售业务将与浙江石化整合,作为精炼产品的分销渠道。

中国天然气消费对外依存度大幅增长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于1月16日发布《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称由于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2018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当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预计达1254亿m3,增量接近300亿m3,对外依存度为45.3%,同比增6.2%。

《报告》预计2019年国内天然气需求量仍有较快增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进口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报告》预计,2018年发电用气量为615亿m3(占比22%),增幅达23.4%,工业和城市燃气用气量分别为911亿m3(占比33%)、990亿m3(占比35.8%),增幅各为20%和16.2%。化工用气是唯一下降的板块,受资源量限制和调峰影响,由升转降,降幅5.1%,达250亿m3

《报告》预计,2019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3000亿m3,同比增11.3%。政府“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继续执行,各地加强散烧煤治理,环保因素仍将是短期内推动国内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动力。另因政策利好中小企业,环保趋严等综合作用,建材、冶金、化工等主要用气行业推进产业升级亦增加了用气需求。但增速较2018年下降5.2%。

对外依存度持续扩大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在2018年进一步攀升至45.3%,同比增加6.2个百分点。《报告》预计,2018年进口天然气预计达1254亿m3,增量接近300亿m3,是补足国内消费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中亚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分别占进口量的17.2%和26%。进口管道气增速近21%,预计达到520亿m3,增量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LNG进口增长更为高速,因市场需求增加、新LNG接收站投运、新合同进入执行窗口期等影响,预计全年LNG进口量达5400万t(约合734亿m3),同比增41.1%,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尼,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占LNG总进口量的42%。

《报告》预计2018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573亿m3,增量不足100亿m3,增速不足7%,远低于消费的增长。分气源看来,煤制气和煤层气产量和增速稍显缓慢,页岩气产量提升显著,2018年产量超过110亿m3,增速22.2%。

《报告》称,由于石油公司响应国家要求增加勘探开发投入和工作量,2019年国内天然气产量有望超过1700亿m3,同比增8.6%;新的LNG接收站产线投运、中俄东线投产在即,进口量预计达1430亿m3,同比增14%,对外依存度继续增加。

进口成本方面,除了需求推高的因素,还受到全年油价上涨的影响。《报告》披露,2018年1~11月,国内LNG到岸均价涨幅超过19%,折合2.19元/m3,管道气进口到岸均价涨幅近10%,约1.49元/m3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中国作为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是美国天然气的主要潜在买家,美国更有向中国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出口、扭转贸易逆差的诉求,但因贸易摩擦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北美是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速最快的地区,2018年的天然气产量约1.1万亿m3,增速9.1%,其中美国的产量超过9000亿m3,增幅11%。

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美国LNG出口量达2105万t,同比大幅增加63.2%。

《报告》中统计,201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LNG226万t,仅占中国LNG进口份额的4%,占美国LNG出口量的12%,中国成为美国LNG出口前三大目的地。美国LNG出口能力还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20年达到6620万t/a,贸易摩擦将使美国寻求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但欧洲多气源竞争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给天然气需求增长带来挑战,亚洲其他国家需求增量有限,短期内美国难以扩大中国以外的市场,项目融资面临挑战。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认为,贸易摩擦或将迫使中方企业转而更多选择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非洲等地的LNG资源,中美企业或将错过签订长期合同的机遇期,这将损害两国的共同利益。

中美天然气从业者需等待中美政府在90天谈判期后的结论,但2019年新增天然气供应的最大来源即是美国和俄罗斯,中国与美、俄之间既是互补,也存在博弈。《报告》中援引第三方数据称,美国将有多个LNG出口项目投产,出口能力有望提升160%;俄罗斯有北溪2期、土耳其流、中俄东线三条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合计输送能力达1560亿m3/a,管道天然气出口能力提升60%,未来还有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增产后带来的出口增加。美俄的增量预计对全球天然气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煤焦油加氢废气利用通过鉴定

由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煤焦油加氢废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工业化应用,在西安通过由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实现了煤焦油加氢装置排放废气中氢的高效合理利用,获得了宝贵而短缺的氢资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鉴定意见显示,该技术回收的氢气满足了煤焦油加氢工艺对氢气质量的要求,使氢气利用率大幅提高。“我们针对生产装置氢气短缺而未被充分利用的现状,将煤焦油加氢中产生的废气与无变换荒煤气混合,经过水洗除盐、变温吸附预处理脱硫工艺,集成PSA变压吸附和真空解吸制氢核心技术,使提取的氢气纯度高达99.6%以上。”东鑫垣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东鑫垣公司50万t/a煤焦油加氢装置原设计氢气用量2.5万Nm3/h,之前制氢系统最大提氢量不超过1.4万Nm3/h,因制氢装置氢气量不足,严重制约煤焦油加氢装置产能的提升。而加氢装置高、低压分离器排放的废气中氢气含量80%左右,与焦化装置产出的富气作为加热炉燃料燃烧。在加热炉燃料富余时,含氢尾气只能通过高压火炬放空燃烧,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东鑫垣公司攻关小组制定了煤焦油加氢废气回收利用改造实施方案,将废气引入PSA变压吸附预处理系统与加压无变换煤气混合,经氨及铵盐洗涤塔进入TSA变温吸附除去硫化氢及轻烃类等物质,再进入提浓、提纯工段进行提纯,制取的氢气纯度99.6%以上,可作为加氢装置的生产原料。

鉴定意见称,煤焦油加氢废气回收利用技术工艺先进可行,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煤焦油加氢装置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600d。经废气回收利用制氢技术改造后,该装置可年增产油品1.98万t,按油品均价5500元/t计算,全年增加产值10890万元、利润4950万元。

新一代环保型阻燃剂

我国塑料年消费量世界第一,但目前80%阻燃塑料仍使用有毒有害的传统卤系阻燃剂,存在极大安全性问题。由四川大学王琪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向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这一世界性难题发起冲击,推动了我国环保型阻燃塑料加工领域的技术进步,该项目荣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了解,我国阻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80%阻燃塑料仍使用有毒有害的卤系阻燃剂。传统阻燃塑料加工法存在阻燃剂与塑料相容性差,严重劣化加工和力学性能低等问题,急需发展环保型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

三嗪系化合物含叔氮六元杂环,安全价廉,是新一代环保型阻燃剂,但合成和应用涉及高黏高耗能化学反应及复杂的协同配伍和加工技术,开发难度极大。针对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的世界性难题,王琪院士团队与合作单位攻克了环保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发明了三嗪阻燃剂分子复合制备方法及规模化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三嗪阻燃剂MCA超低黏度合成,其反应黏度比传统技术降低2个数量级,比传统合成方法减少溶剂用量80%,实现了三嗪阻燃剂旋转闪蒸连续化生产;发明了原位反应性加工制备阻燃塑料技术,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一次性实现三嗪阻燃剂合成和阻燃塑料制备;发明了三嗪协效复合、三嗪界面阻燃、三嗪基微胶囊等系列化技术,实现了阻燃剂在塑料中微纳米分散和协效阻燃。

科学家提出甲烷转化新策略

2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王文中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在甲烷光催化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温和条件下甲烷向液体燃料直接转化的新策略。

光催化直接转化可以打破传统热力学平衡的束缚,使甲烷的转化可以在低温常压下进行。王文中研究团队设计并制备出铜修饰氮化碳材料,实现甲烷向乙醇的光催化直接转化,并对该过程的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针对甲烷容易发生过度活化并彻底矿化的问题,研究团队从活性氧物种的生成以及甲烷的吸附活化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在氮化碳材料的有序空腔中进行铜修饰,不仅实现了羟基自由基的原位生成,还促进了材料对甲烷C-H键的活化以及对高活性中间物种的稳定。该材料表现出卓越的光催化甲烷转化性能,材料中的铜物种与邻近碳原子存在协同效应,使得转化过程沿着甲烷—甲醇—乙醇的路径进行。

作为天然气、页岩气等的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储量相对丰富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替代石油生产液体燃料和基础化学品领域,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和发展的核心之一。甲烷的选择性活化和定向转化是世界性难题,被誉为是催化乃至化学领域的“圣杯”。迄今为止,甲烷的转化通常采用间接法,在高温下通过水蒸气重整将甲烷转化为合成气,再通过费托合成获得多碳的基础化学品或由合成气制备甲醇,再生产其他化学品。该转化路线能耗高,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不仅带来环境负荷,也使总碳的利用率不到一半。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甲烷直接转化利用的方法。

石化固体废催化剂收集、取样、包装标准正式实施

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产业委员会、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牵头发起,八家回收处置企业和十一家炼化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石化固体废催化剂系列标准首期三项团体标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首批标准重点针对废重整催化剂、废钯炭催化剂、废乙二醇催化剂、废渣油加氢催化剂及废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取样、收集、包装。

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的石油化工固体废催化剂达数十万吨。这些废催化剂大多数都含重金属以及挥发性有机物,若不能妥当处置,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体健康。废石化催化剂中包括含有具有回收价值的有色金属及高价值的战略资源贵金属,规范地实现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的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对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危废名录》明确将废催化剂列为危险废物,但我国对废催化剂的标准化管理起步较晚,目前仅有部分分析检测标准,而针对收集、包装、贮存、运输等处置环节的标准还是空白,缺乏系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废催化剂回收工作涉及产废、卸剂、包装、回收、运输等多个单位,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科学的操作标准,各单位之间容易因为责任、权限、方法的认识不统一,在操作中产生分歧,影响废催化剂回收工作安全有效完成,不利于固废回收行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齐鲁石化精准培训催生技能落地生根

“造成歧化汽提塔阀门开度失灵的原因是啥?”1月13日,齐鲁石化烯烃厂芳烃车间吸附岗位班长李保华不顾下夜班的疲倦,一把拦住刚接班的苗象军班长,开始请教,这是车间岗位优化整合后员工互助自主学习的一幕。

近年来,烯烃厂在精准培训上下功夫,出实招,从转变员工思想入手,通过以考促学,创新培训形式,全面提升员工的学习意识和兴趣,形成员工自学、岗位互学、案例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助推各项指标创新高。

让员工在思想上认识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职工年龄的增长,部分员工对培训学习的产生消极态度,如何从思想上转变员工对培训的认识,成为烯烃厂干部员工聚焦的难题。

烯烃厂芳烃车间持续聚焦员工思想,从集体灌溉式思想深耕模式向班组思想深耕转化,组织学习形势任务教育,让员工认清企业目前发展的情况和操作人员不足的现实。逐渐捋顺思想,让员工认识到技能培训学习的必要性,思想中牢牢树立“提技能、爱岗位、讲奉献”的意识。

他们以内部岗位优化整合为契机,鼓励职工跨岗自助学习,注重培养员工的一岗多能潜能,加大精准培训力度,实现安全生产与业务技术和安全素质相结合。

思想的转变带来学习的变化,各班组利用“班组小课堂”,邀请夜间、周末值班的车间领导、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岗位优化整合后的工艺流程进行系统讲解,为员工传经送宝。车间副主任李晨、副主任师张小波成为班组争抢的“香饽饽”,培训时间都要提前预约。

以考促学提高员工自主学习紧迫感

怎样让员工更扎实的学进去,学好,必须反复学习,反复考试,以考促学夯实培训效果,才不至于学一道题,忘一道题。

去年12月中旬,“烯烃工匠考试”“全员大比武考试”“操作员星级考试”等各项考试在烯烃厂逐渐铺开,芳烃车间高度重视各项技能考试,制定严格的奖优罚劣考核制度,成绩与员工绩效奖金挂钩。

另外,芳烃车间还跳出了以往的“背题应试”考试固定框框,考试内容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日常生产积累,让考试紧扣实际生产,增强了精准培训实用性,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

在去年第四季度全员岗位练兵大培训中,芳烃车间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跨厂邀请运维仪表专家段新云针对常用仪表设备的构造、运行原理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并在考试内容中增加相关试题,促进了班组职工对仪表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应急处理能力。

创新活动增强职工技能提升的趣味性

烯烃厂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全员创新,才能更好的提升指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芳烃车间利用副班时间在车间范围内举办“保安全、冲极限,快乐副班活动”,其中趣味答题部分包括了公司的形势任务、安全环保和生产技术应知应会、设备操作应知应会、安全消防知识等多项内容,实现了业务能力训练与文体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增添了安全技能学习的趣味性,丰富了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知识。

趣味答题深化了精准培训的宣传力度,人人参与到“找亮点、树标杆、学榜样”中去,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促使安全技能学习的热潮在车间落地生根。

芳烃车间找准员工兴趣点,创新安全学习新模式,先后设计开展了“安全问题我找错”完成任务领奖品、快乐副班在一线、青工安全技能对抗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安全技能,各项指标持续向好,2018年,苯类产量创历史新高。

“两高三部”发布《纪要》 解读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 

2月20日,“两高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为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统一意见。

《纪要》体现了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司法制度、最严密的环保法治理念,对环境污染犯罪敢于亮剑、绝不手软,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从严打击、从重处罚,把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用足用好,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现摘录《纪要》中与企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望广大干部员工对政策有所了解,规范企业行为。

关于单位犯罪的认定

为了单位利益,实施环境污染行为,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

(1)经单位决策机构按照决策程序决定的;

(2)经单位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分管负责人决定、同意的;

(3)单位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分管负责人得知单位成员个人实施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并未加以制止或者及时采取措施,而是予以追认、纵容或者默许的;

(4)使用单位营业执照、合同书、公章、印鉴等对外开展活动,并调用单位车辆、船舶、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等实施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

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一般是指对单位犯罪起决定、批准、组织、策划、指挥、授意、纵容等作用的主管人员,包括单位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分管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等;“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般是指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指挥、授意下积极参与实施单位犯罪或者对具体实施单位犯罪起较大作用的人员。

关于犯罪未遂的认定

对于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行为,由于有关部门查处或者其他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情形,可以按污染环境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主观过错的认定

实践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故意实施环境污染犯罪,但有证据证明确系不知情的除外:

(1)企业没有依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或者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或者已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并且防治污染设施验收合格后,擅自更改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导致产生新的污染物质的;

(2)不使用验收合格的防治污染设施或者不按规范要求使用的;

(3)防治污染设施发生故障,发现后不及时排除,继续生产放任污染物排放的;

(4)生态环境部门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后,继续生产放任污染物排放的;

(5)将危险废物委托第三方处置,没有尽到查验经营许可的义务,或者委托处置费用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者处置成本的;

(6)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7)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8)其他足以认定的情形。

关于非法经营罪的适用

《纪要》指出,高度重视非法经营危险废物案件的办理,坚持全链条、全环节、全流程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经营危险废物的产业链进行刑事打击,查清犯罪网络,深挖犯罪源头,斩断利益链条,不断挤压和铲除此类犯罪滋生蔓延的空间。

未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但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没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情形的,不宜以非法经营罪论处。

关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适用

以污染环境罪论处明显不足以罚当其罪的,按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量刑。实践中,此类情形主要是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供水单位取水口和出水口,南水北调水库、干渠、涵洞等配套工程,重要渔业水体以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特殊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毒害性极强的污染物,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关于涉大气污染环境犯罪的处理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对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违反国家规定,超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受过行政处罚后又实施上述行为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适用《环境解释》第一条第十八项规定的“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非法排放、倾倒、处置行为的认定

对名为运输、贮存、利用,实为排放、倾倒、处置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非法排放、倾倒、处置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将没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长期贮存、搁置,放任危险废物或者其有毒有害成分大量扬散、流失、泄漏、挥发,污染环境的。

关于有害物质的认定

实践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工业危险废物以外的其他工业固体废物;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有害大气污染物、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有害水污染物;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必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其他物质;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录中的有关物质等。

关于从重处罚情形的认定

实践中,对于发生在长江经济带十一省(直辖市)的下列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可以从重处罚:

(1)跨省(直辖市)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或者其他跨省(直辖市)江河、湖泊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019年职场都有哪些新趋势?

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基于过去一年数据洞察及报告,发布2019年职场十大趋势盘点,旨在为企业及社会大众提供职场发展趋势的参考依据和信息渠道,同时也为职场人提供未来的职业发展参考。

一是人工智能赋能未来,AI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愈发深刻。人工智能相关技能是数量增长最快的技能类型之一,2015年至2017年的增幅达190%,聚集人工智能相关技能人才的行业也发展变化得最快。

人工智能在未来或将改变所有行业,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令部分工作消失。但未来,任何职业都可以被人工智能赋能,变得更高效且更具生产力。

二是数字化颠覆劳动力市场,数字人才和技能成为重要驱动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不断加深,数字经济核心城市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加。行业市场对具备相关数字技能的人才求贤若渴,如何培养数字技能是职场人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三是区域一体化需求显著,区域人才一体化带来就业优势与活力。在国家和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战略布局规划中,区域人才一体化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城市共融、制度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建议职场人可以根据所在的城市发展差异相应调整就业方向。

四是新一线城市吸引力增强:新一线机会增加,地域流动趋势明显。中国职场人地域流动趋势明显,新一线城市在人才净流入比榜单上位居前列,“奔向新一线”已成人才跨区域流动的主旋律。

其中,90/95后年轻人的流动性更强、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不介意换城市。尽管一线城市仍是职场起步的首选(2018年对95后最具吸引力的前五名城市为深圳、杭州、北京、上海和广州),但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下降,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武汉、南京、重庆等,取而代之成为了他们的下一个选择。

五是企业募才新方式,新科技、大数据缩短企业与人才的距离。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招聘流程和效率。企业不仅能了解到人才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在哪里,谁在雇佣他们,他们拥有什么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统观行业、地区和企业的人才特征和变化趋势等信息,做出明智的人才决策。

六是人才争夺新战况,本土企业加速吸引人才。本土企业在领导层管理人才争夺战中更胜一筹,原本偏向于在外企就职的企业领导者,更愿意选择本土企业,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未来几年,人才将继续从跨国公司流向本土企业,但本土企业也需要思考自己的领导层稳定性。

七是职场更有态度,95后年轻人重塑职场规则。职场人第一份工作专业对口率逐年下降、平均在职时间显著递减,95后更是平均7个月离职。同时,职场年轻人实现了更快的职场晋升通道,年轻上司与年长下属的配置越来越流行。从基层到总监级别的升职过程上,90后平均仅用了4年。

八是职场必备软技能,“可迁移技能”凸显价值 “人际沟通类”技能是目前一线城市职场人最羡慕并最渴望拥有的人力资本,英语和谈判技能最受到青睐。职场人更要注重培养可迁移的软技能,从而保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九是中国企业领导者愈加追求“终身职业成长”。中国的劳动力正以新一代的就业观为方向,绕过传统的职业发展模式,具体表现在:中国企业领导者频繁跳槽、本土企业领导者更加专业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行业中担任着领导职位。

十是持续学习,中国职场人期待新年更进一步。过去一年职场人士普遍感受到了提升技能增加自身竞争力,避免遭到淘汰的压力。机会信心指数表明,内地职场人对职业进步和学习新技能两项机会的追求尤为强烈,对就业形势以及获得相应的工作待遇方面的信心高于亚太其他地区。建立职场社交关系、不断学习新技能,是对职场人突破困境的建议。